「天石加熱眼罩」

前言
「滑手機」如今已變成全民最熱之「習性」,上下班通勤滑、上班時使用電腦同時滑手機、回家電視開著繼續看手機,直到睡前都不願放手;國家大事、社群新聞日新月異下,我們的眼睛卻退步了,隨著眼睛越來越乾澀、血絲等不適症狀產生,不良的用眼習慣,也提高了眼睛缺氧、模糊不清的發生機率。
眼睛是我們的靈魂之窗,如平時不做好保養,久而久之,一旦眼睛發生問題,後續修補勞心勞力且耗時高。而減緩眼睛惡化與老化的速度,在於讓眼部維持好的氣血能量狀態與正常代謝;除了平常維持健康作息,使用3C產品後適時讓眼睛休息、多運動等;使用熱敷方式也是減壓的好方法。
熱敷的原理 · 在於提升部位溫度,即是使局部的血管擴張,放鬆部位肌肉,並增進其部位之血液循環與加速代謝作用,現今醫學雖進步,除了義肢外,並沒有發展到「義眼」純熟的階段,眼睛只有一雙,幫助我們清晰透徹地看著世界,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提前做好保養,讓眼睛氣血能量充足,才是雙目保養之道。
市面上很多加熱形護眼裝置,可以集中身體的能量在眼部進行自癒。 對於氣血比較低的族群, 也可以考慮使用搭配特殊能量的護眼裝置, 其能量可以直接提供眼部自癒之用。
天石加熱眼罩
天石加熱眼罩是以養生、人體自癒為出發點設計的眼部保健產品。 使用加熱型護眼裝置,會讓身體短時間集中能量供給眼部,而啟動眼部的自癒活動,通常大約一小時,結束後身體會再啟動原有自癒活動。 這樣操作對身體原有的自癒活動沒有太大的影響。又能增加眼部的自癒活動,避免眼部受到傷害。
天石加熱眼罩內部含天然隕石, 結構使用純天然環保材質, 安全的結構設計, 與人體工學原理緊密結合, 是居家眼部保健的良好工具。
產品特色
- 擺脫傳統ABS厚重眼罩,輕膚輕量方便攜帶,讓您時刻放鬆
- 調節式彈力束帶可持久配戴,適合所有成年人頭型
- 天然隕石加熱,10秒快速加溫,消除疲勞促進眼部血液循環
- 安全恆溫配置,時間到可自動斷電,安心使用一夜好眠
產品規格
● 產品尺寸:眼罩主體31.8 x8.6 x0.3cm 線長22~37cm
● 重量:73.6g
優惠價 NT$ 6,800 / 組(含稅)
使用方式
眼罩取出後,將電源線插入USB插座,並將電源磁扣連接眼罩主體,調節溫度區段與眼罩綁帶後方可使用。


眼罩溫度區段調整說明
以下為眼罩內部加熱溫度,並非代表外層布實際溫度,加熱一小時後將自動斷電,請安心使用。
眼睛保健
自癒是養生最重要的工具
藥物和手術是醫療系統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養生不能使用藥物和手術,唯一能夠使用的是人體的「自癒機制」。
「自癒」是醫學上幾乎不談的課題,或直接用「免疫」替代。「自癒」和「免疫」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免疫」來自於傳染病理論,當身體遭受到外來細菌或病毒侵入時,身體會自動產生對抗的手段,稱之為「免疫」。「免疫」必定存在著外來的侵害,「自癒」則不一定存在著外來的侵害。特別是針對身體因使用上的耗損產生的「自癒」,是沒有外來侵害的。由於無論身體正進行「免疫」或「自癒」時,難免會有些異常或讓人不適的症狀。「自癒」產生的異常或不適,常因為沒有外來的侵害,而被定義成了「免疫系統自我攻擊」的疾病。
「自癒」就像汽車的定期保養。汽車也有兩種保養,一種是故障時的修復,另一種是為了防止在路上故障,所做的定期保養。會在零件還沒有出現故障前,或已經出現故障,但並不影響行車時,就進行更換或維修。身體和汽車定期保養的不同,是汽車需要送到保養廠進行維修。人體卻是體內本就存在著自癒的機能,自己就能進行維修。因此,並不需要「定期」送修,而是只要身體能量足夠,各種條件許可,就能自行啟動自癒,修復損傷。
中醫治病只有兩個大類的方法,一是「扶正」,二是「祛邪」。扶正就是俗稱的養氣血,祛邪就是俗稱的排垃圾或排毒。這兩個方法都在提升身體總體能量和機能,使身體有較大的能力進行「自癒」活動。真正修復身體損傷的是身體內部的「自癒機制」。可以說「自癒」是中醫隱形的核心概念。中醫有句彥語「真藥醫假病,真病沒藥醫」。說的其實就是藥不是對付疾病,而是提升身體的氣血能量,真正的病是身體自己醫好的。「真病」是當身體氣血能量枯竭了,沒有能力啟動自癒時。這時就沒有藥能治了。
多數人都有「皮膚自癒」的經驗。皮膚受傷後,當前能用的藥只有防止感染的藥水,沒有修復皮膚傷口的藥水。所有皮膚的修復,都是身體內部的自癒機制完成的。
自癒機制的運行邏輯概論分析
從人體養生的概念來講,我們要明白身體早就有各種治病的軟體,大多數的損傷都能自己修復,關鍵便在於「啟動身體自癒機制」
邏輯一:在氣血充足的條件下,身體才能做預防性維修
邏輯二:自癒能力和氣血高低成正比,氣血愈高,修復能力愈好
邏輯三:不同的氣血水平或季節修復不同的臟腑
邏輯四:五臟平衡為自癒機制運行順序的決定指標
邏輯五:經絡通暢是自癒機制順利運行的重要條件
邏輯六:養氣血 通經絡是自癒養生之王道
-人體使用手冊實踐版
眼睛自癒
人體的自癒系統修復時有優先順序的概念, 身體優先修復對生命有威脅的損傷。 從自癒觀點,眼部任何損傷對生命沒有威脅。 因而在修復的過程中,眼睛的修復總是排在很後面。
根據實證紀載,通過眼睛的經絡主要有兩條,一為小腸經主入(營養與能量,和心經互為表裏),一為膀胱經(廢棄物排出,和腎經互為表裏)。這兩個經絡走過幾個眼睛周圍的幾個穴道。如氣血供應不足就會產生各式眼疾;所以養眼睛的氣就是重點,如此說來,只要能維持眼部良好血液循環,利用能量來緩解眼睛疲勞,就可以降低眼睛其他不適症狀發生的機率。
眼睛的病變,是受到小腸經或膀胱經影響形成的
經絡是促進身體調理和修復的主要通道。也是人體運輸能量(氣)血的管道,和器官對應的經絡僅有十二條。經絡是用來調理或治療臟腑疾病的通道。只有十二個器官存在經絡,說明只有這十二個器官存在真正的病。這十二個器官,稱為臟腑。
沒有經絡對應的器官,出現損傷,則屬於症,多半是受到臟腑所影響形成的。眼睛沒有對應的經絡,但是通過眼睛有兩條主要的經絡,小腸經和膀胱經。因此,眼睛的病變,必定是受到小腸經或膀胱經影響形成的。在子午流注的經絡順序中,小腸經在膀胱經之前。因此,小腸經主眼部的能量供給。膀胱經主眼部垃圾的排泄。
- 五臟:心經對應心臟、肝經對應肝臟、脾經對應脾臟、肺經對應肺臟、腎經對應腎臟。
- 五腑:小腸經對應小腸、膽經對應膽囊、胃經對應胃、大腸經對應大腸、膀胱經對應膀胱。
- 二膜:心包經對應心包膜,主血。三焦經對應橫膈膜,主氣。二者和其他臟腑關係不在五行之列,屬於能量供給的部份。
近視眼、遠視眼、黃斑部病變、乾眼症、飛蚊症等,是能量不足引起的眼部症狀。和小腸經有關。小腸和心臟互為表裡,因也和心臟有關。
白內障則是能量不足加上垃圾無法順利排出的結果,且與小腸經及膀胱經都有關;青光眼則是眼部垃圾無法順利排出造成的疾病。眼週循環不良與眼壓高,都是造成青光眼的原因,亦和膀胱經有關,膀胱經是人體所有垃圾排出的總排水溝,當有阻塞時,就會有循環無法流通的現象
養氣血
敲膽經
現代人由於經常使用西藥壓制感冒的症狀,讓寒氣存在身體各個部位,包括膽經。膽經因寒氣的堵塞,很容易造成膽功能的低下,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因而跟著變差。
敲膽經是選擇身體最容易堵塞的一段膽經,每天敲打膽經,將大腿外側膽經的部位,分四個點敲打,左右各敲200下。根據多年來實踐的經驗,這樣的敲打,配合早睡和細嚼慢嚥,能大幅改善營養的吸收,氣色很快即能改善。
細嚼慢嚥
「細嚼慢嚥」是我們幼年被教導的良好飲食習慣,也是減肥節食的第一課。從工程上理解,「細嚼慢嚥」可以提升食物的吸收率,讓相同份量的食物可以被身體吸收的營養最大化。是提升飲食效率最重要的習慣。
小腸是身體吸收營養的主要器官。食物到達小腸時,必需達到極為細小的顆粒,並且先經過消化酵素的處理,成為可以被身體吸收的狀態,才能順利通過小腸的絨毛組織,成為被吸收的營養。
「細嚼慢嚥」的反面行為是「狼吞虎嚥」,狼吞虎嚥會使得大量食物到達小腸絨毛區域時,因顆粒太大,或沒有經過足夠的消化酵素處理,而無法通過絨毛組織,被身體所吸收而成為食物的殘渣,流入大腸。
狼吞虎嚥的飲食習慣,使得食物的吸收率太低。吃了大量食物,卻只有極少部份成為身體可以運用的營養。身體仍然處於能量不足的狀態,會發出指令吃更多的食物。就形成吃得愈快的人,飯量會不斷的增加。同時那些沒有被吸收的食物殘渣也會堆在大腸裡,而且愈來愈多。那些食物殘渣存在37攝氏度的環境中,很容易使其中的細菌大量繁殖,形成大腸裡的病變。同時大量的食物殘渣也使得大腸的蠕動變得愈來愈吃力,堆積的宿便也愈來愈多。這種情形大腸花費大量的能量,處理本來不需要產生的垃圾。是一種極低效率的能量浪費。
食物進入體內如果被吸收了,會形成身體血液或其他有用的能量。這些能量可能會增加人的體重,但不會形成肥胖的脂肪。只有那些沒有被吸收的食物,才會變成腸胃系統中的垃圾,形成問題。吃進人體食物的總熱量,和被人體吸收的總熱量是不同的。吃到不等於吸收到。
早睡
睡眠是身體把吃進去的食物,整理製造成血液和各種能量的重要過程。中醫有「子午流注」的時間理論,不同的時間身體會做不同的事。
自然界的動物有白天活動和夜間活動兩種。白天活動的動物,夜間就需要睡眠。同樣的夜間活動的動物,則在白天睡眠。白天活動的動物,在白天時間,身體大量的能量被用於各種活動之中。維持身體所需要的能量準備和製造,或重要器官的維修,在白天是沒有多餘的能量進行。必需在夜間睡著時,身體停止消耗能量時,才能做這些工作。
人體在夜間進入深度睡眠後,會開始進行造血和重要器官的修復工作。古代由於沒有電力,夜間照明費用高昂,多數人在夜間均早早上床睡覺。因此,古代氣血不足的疾病,多數出在食物的供給,而非睡眠。現代電力發達,夜間不但有良好的照明,更有大量電視和電腦等娛樂節目。人們的睡眠愈來愈晚,夜間的娛樂或工作佔用了身體造血和器官修復的時間。錯誤的生活作息創造出人體氣血能量長期下降的趨勢,最終形成為現代人氣血低落的普遍現象。
養成早睡習慣,加上白天適當的休息,提升夜間睡眠品質。身體的造血機能才能正常運行,創造一個氣血能量上升的趨勢。長期的氣血能量上升趨勢,加上時間,有機會讓身體的氣血能量逐漸回升。隨著人體氣血能量的回升,身體的自癒能力隨著氣血的回升而逐漸恢復。開始修復因氣血能量低落而沒有能力修復的器官損傷,清理身體內部存在的大量垃圾。
早睡和良好的睡眠品質習慣的建立,主要是為了讓身體回到正常氣血能量水準,恢復應有的身體自癒能力。身體才能長期維持健康而正常的運行。
橫膈膜/三焦經運動
橫膈膜運動是疏通三焦經很重要的方法。三焦經和人體的水道有關,三焦經不通暢會造成整個肩頸部位僵硬,長期下來會在督脈的大椎穴形成一個大包,俗稱富貴包。大椎穴和肺有密切關係,當大椎穴形成一個大包之後,影響了身體的排寒氣,也會使身體肺氣下降,也就是肺功能低下。
通常大椎穴形成了富貴包的人,不容易感冒,容易有皮膚病或皮膚的斑點。這是肺虛身體沒有能力排寒氣的症狀。肺是身體布水的臟,肺虛會使身體吸收水份的能力下降。水份不足,會導致經絡不通暢。肺主皮膚,肺虛也會導致皮膚病。經絡不通暢,膀胱經自然也不通暢,這就成了黃斑部病變的原因之一。
而且肺虛的人,身體寒氣重,會使得膽功能不佳。形成氣血提升的障礙。必需先疏通三焦經,再排寒氣,讓肺氣提升。氣血才能順利提升。
「養生書籍」

吳清忠老師
曾在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從事機器人的研究、臺灣生產力中心推動臺灣的工業自動化發展;美國波士頓顧問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擔任世界銀行中國工業貸款顧問;香港晨興集團(Morningside Group)擔任中國區首席代表,從事直接投資基金管理工作;臺灣榮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
從吳清忠老師豐富的職場經歷看出其通達無礙的人生活法。在現實工作之外吳老師由於自身健康的原因而對中醫發生興趣,專心研究中醫養生及相關設備研發。
2002年完成《人體使用手冊》初稿,廣為流傳。工程師出身的吳清忠老師結合最先進的信息系統觀念和計算機軟硬體架構,善巧的把人體比作充滿智慧的機體,並與延續千年的中醫養生保健理論與實踐積累聯合,同時用大眾易於理解和富有創意的詮釋語言,系統介紹不同於醫院醫療的身體使用方案和常見病的防治知識、解決問題、簡單易行、有理有據。